首页 服务范围 儒释道

服务范围

《王阳明传》第五章 龙场悟道(上)
2024-08-20 来源: 浏览量:382

催眠师黄丽娟高能量式催眠法创始人)

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

王阳明(即王守云)(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是一位深通兵法的军事天才,多次在国家出现内乱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平叛止乱。他以文官掌兵符,上马治军,下马治民,集文韬武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护国安民、力挽狂澜,堪称国士无双;他又是一位诗文高手、书法大家。

王阳明一生的命运十分坎坷。不过这也使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人称“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25257eca4b2c7a4f1aafdefaf6439ce

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

 

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孙中山

 

王阳明对儒学所做贡献同德国的马丁·路德对基督教所做的贡献一样深刻;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都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唯有王阳明一人。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美]杜维明

 

(接上)

第五章 龙场悟道

 

穴居阳明洞

 

 

王阳明从南京出发,经江西、湖南进入贵州东部的玉屏,再由玉屏经镇远、黄平、清平、贵定、龙里等地,于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到达贵州龙场驿。

日暮时分,一匹羸弱的老马,三个衣衫褴褛的仆人,一位目光深邃的哲人,就从天地之间这样安静地走来。而龙场也注定要因为他的到来而青史留名。

此时,王阳明三十七岁,已经步入了壮年。由于遭受肺痨、廷杖、牢狱等种种危难,王阳明清瘦多了。但高突的颧骨、飘拂的胡须、深沉敏锐的双眼,使他显出一种特别的精气神。而此时,他的身上刑杖留下的伤痕还隐隐作痛。

等待他的,是贵州高原连绵的大山,是驿站里的二十三匹马,二十三副铺陈,和一个年老的当地小吏。远道而来的王阳明站立在驿站石碑前,抚摸着上面“龙场驿”三个古拙大字,举目四望,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

龙场驿,在今天的贵阳市西北八十多里外的修文县城区内,是贵州土司安贵荣所管辖的区域,是安贵荣的先祖奢香夫人在明洪武年间所建。当时为了效忠朝廷,打开从贵州西北到四川的通道,总共设了九驿。

驿,是古代常设的一种机构,是为来往官吏、差人提供中途休息、食宿、补给、换马的处所。常有递送公文的差役、来往的官吏在驿中暂住,换掉久征力乏的马匹,等到来日再快马加鞭地赶路。大明朝共有驿站一千九百处,每个驿站设驿丞一人、驿卒数人。驿站备马若干匹、粮食数担,供过路官差使用、食用。而龙场驿在九驿中是规模最小的一个,据有关史书记载,龙场驿只设“驿丞一名,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龙场驿丞实际上就是光杆司令一个,且无半点职权。

到了龙场,王阳明才发现这里的生活苦不堪言:杂草丛生,虫蛇怪兽任意恣行,瘴气缭绕,弥漫四周;当地少数民族还是以打猎为生,过着原始的生活。

所谓的驿站,只有一间房子,早已破败不堪,不仅不能遮风挡雨,而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粮食也不够吃。无意中,他发现了一处天然山洞,位于修文县城东三里处,人称“东洞”。相比那个破草屋,这里地方宽敞多了,也能够挡风遮雨。几束光线投射进去,洞内云雾缭绕,居然有人间仙境的感觉。

这时,他猛然想起了自己六年前在故乡隐居修道的阳明洞,这两个地方简直太像了,就好像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

王阳明一拍手:“好,就是这里了!”他将这个洞穴起名叫“阳明小洞天”,和三个仆人把行李被褥都搬了进来,布置新家。他们打制出了粗糙但实用的石桌、石椅,用来休息;打造出简陋的石床,用来睡眠;又打造出简易的石灶,用来生火做饭。

那个时候,他每天在洞中看书、睡觉,经常在山中漫无目的地游走。他的衣裳都打了很多补丁。在寒冷的夜晚他想喝点酒增加点热量,可是连酒也没有。夏天,王阳明经常在山中懒睡,有时干农活困了就在竹林边的石头上睡觉、看书,悠然自得。

他们过起了一种类似原始人的穴居生活,倒也新鲜刺激,别有一番风味。王阳明偶尔会感到“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心情好转,他顿觉周围的环境也美了不少。春暖花开时节,树上的柳条不知何时已绿意盎然,轻盈的黄鹂在树间迎风起舞,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居住的阴暗、潮湿、寒冷的山洞也充满了阵阵暖意。

洞天清幽,清泉潺潺,薄雾袅袅,在王阳明眼中,这里早已成为人间仙境,他以前的忧愁更是烟消云散。这时他写了一组诗--《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

 

尽管在这里心情大好,但现实生存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他开始自己动手种菜、种粮食。因为以前很少从事体力劳动,他的双手被荆棘划破了道道口子,脚底也磨出了血泡。

这还不算什么。此地毒瘴弥漫,外来者通常会水土不服。不过,原本疾病缠身的王阳明还没有倒下,老爹安排照料病人的三个仆人却全病倒了。这下可苦了王阳明,主人反过来服侍仆人。王阳明每天早早起床,劈柴、担水,给仆人们煮饭、煎药。在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主与仆、尊与卑、高贵与平凡的区别。经过王阳明的精心照顾,三个仆人的身体终于好了起来。

元宵之夜,雨雪霏霏,遥想江南家乡和京城里的佳节盛景,王阳明心头又添愁绪:

 

其一

故国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其二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元夕二首》

 

元宵之夜的两首诗,一首是写怀乡,思念家乡父老和兄弟们;另一首却是想念前朝的孝宗皇帝和他的弘治中兴。

由于没有耕种经验,收成少得可怜,根本不够吃。王阳明不得不拿起斧头,上西山采蕨以充饥。辛辛苦苦爬上了西山,却见周围树木丛生,荒草遍野,巨大的蟒蛇吐着长长的舌头,在草地上穿梭,似乎在示威。要寻找的蕨菜偏偏不见踪影,王阳明都快绝望了,只是因为肚子饿得咕咕叫,才勉强继续前行。

突然,他看见在悬崖边上密密麻麻地长了许多蕨菜,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又一愣:那可是深不可测的悬崖,稍有闪失恐怕连尸骨都找不到。犹豫良久,王阳明咬牙决定一试。他将长袍拧成一根绳,一头绑在大树上,一头抓在手中,一步步试探着,向悬崖边挪动。眼看就要抓住那救命的蕨菜,忽然脚下的土一松动,他差点掉下悬崖。他只好先回去,再重新找路。如此尝试了好几次,眼看着近在咫尺的蕨菜就是得不到,支撑他求生的精神忽然崩溃了。他失望地一屁股坐在悬崖边,郁闷、惆怅、悲观等各种复杂的感情骤然喷发出来: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子职,勿更贻亲哀。

——《采蕨》

 

更危险的是,传闻刘瑾见路途中不能置王阳明于死地,再次派人来暗害王阳明。王阳明内心对此传闻既鄙夷又悲愤。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一天傍晚,仆人们屋前屋后都找不到王阳明,正不知所措,却听见叮叮当当的锤打声。众人循声走去,只见王阳明抡着一个大锤,正在打造一具石棺,眼看就要成形。

众仆面面相觑:这是咋了呢?一个胆大的上前去小心翼翼地询问,王阳明泰然自若道:“我现在只有等死而已,还有何计划?”原来王阳明专门为自己做了个石棺材,日夜端直地静坐于棺内,他连生死都置之度外,生活中这点儿横逆困穷又算得了什么。

他后来回忆说:“往年区区谪官贵州,横逆之事天天都有。被谪贵州三年,百难全都尝遍。”三年之中,天天面对横逆之灾。不难想象,王阳明尝尽了人间之苦,而克服这些艰难困苦又需要多强的意志力!

现实无情而严酷,王阳明怎样才能走出暗无天日的深渊,迎来生命中的曙光呢?

不知不觉间,王阳明从北京流放到千里之外,已经颇有些时日了。他非常想念京城的那些朋友,时刻关注着从京城传来的消息。

正德四年(1509年)秋天,一个来自京师的吏目小官不知姓甚名谁,带着一仆一子去远方赴任,途经龙场。他们到了贵阳郊外,投宿到苗人家中。

吏目是官府中帮忙处理公文的从九品的小官,放到现在就是一个小科员。当王阳明听说有从京师过来的人,非常激动。王阳明从篱笆中间望着他,见他满脸惆怅。此时阴雨连绵,天色昏黑,王阳明想靠近他打听京城的情况,却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没有去。

第二天早晨,王阳明前去探视,这名吏目却已经离开了。近午时,有人从附近的蜈蚣坡那边来,说有一个老人死于坡下,旁边两人哭得很伤心。王阳明嗟叹道:“这一定是吏目死了,可悲啊!”

到了傍晚,又有人来向王阳明说:“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一人坐着叹息。”问明情形,王阳明知道吏目的儿子也死了。

第三天,有人回报王阳明说,发现吏目的仆人也死在了山坡下面。王阳明说道:“这实在令人伤心啊!”

短短三日,三人命归黄泉,王阳明闻知,心有戚戚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王阳明心中不忍。于是他命两名仆人去将三具尸体掩埋。家仆面露难色,不想去。王阳明感慨道:“你我三人,和吏目三人其实没什么区别啊!”

两个家仆想了想,不禁潸然泪下。王阳明就起身带着两个仆人,拿着畚箕和铁锹,转身出门。王阳明三人在山脚下挖了三个坑,把三具尸骨埋了。之后又供上三碗饭。他一面叹息,一面泪涕俱下。

生与死,不仅是哲学家热衷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烦恼。王阳明心中无比伤感。他十三岁丧母,三十出头就患上了重症,对死亡的敏感远远超过常人。谁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谁知道自己的尸体能安埋在何处呢?

王阳明触景生情,满怀悲愤,写下了一篇字字是血、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瘗旅文》。瘗,音同“义”,意为“埋葬”。

这篇记录亲身经历的文字如同泣血一般,悲怆沉痛。金圣叹评此文:“作之者固为多情,读之者能无泪下?”

《瘗旅文》还被选入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辑的《古文观止》中,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

埋葬了三人,王阳明也累得出了一身大汗。他坐下来休息片刻,望着周围寂静荒凉的山野,内心不免生起几分凄凉:人生短暂,自己的一生时光难道都要蹉跎在这里吗?

 

 

梦中悟道,一片光明

 

在艰难困厄之中,王阳明选择首先要生存下来,然后就是读书和思考。

其中,读《周易》当然是基本功课了。《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其中的《易经》部分,原是周人问凶吉的卜筮之书,其中也包含着某些深邃的思想。《易传》记录了后人对卦辞的解释和论述。

王阳明读《周易》时,从卦象转化中看到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现状不过是变化中的一个过程。他坚信,人的命运是在各种主客观因素交替影响下不断变化的,只要希望没有破灭,只要自己努力,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正是在这种简陋环境里,王阳明安于读书,静心思过,领悟了许多道理,心胸也随之开阔起来,就连平日苦不堪言的各种体力劳动在他看来也变得充满了乐趣。

他专门写了一首《西园诗),讲述自己如何种菜:

 

方园不盈亩,疏卉颇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家呆;

芜草稍焚尽,清雨夜未歇;

濯灌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坡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下设;

尽醉即草铺,忘与邻翁别。

 

拿着锄头去耕地,累了就坐在山坡上翻书阅读,困了就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下枕着石头酣然入梦。一觉睡醒,才发现月亮早已爬上了树梢,于是起来唱着歌谣向自己的“阳明小洞天”走去,谁知走回去才想起来,竟忘了与邻家的老翁告别。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往,原本不通当地语言的王阳明与当地人成了朋友。这里主要有苗族、瑶族和黎族等民族同胞,王阳明向他们学习刀耕火种,并借来种子在“阳明小洞天”外开辟出了一块荒地耕种。

清闲时,他经常行走于丛林山洞之间,同当地人和流亡至此的汉人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王阳明不仅熟悉孔孟哲学、汉唐诗赋,还懂得修房盖屋,甚至还能为小孩看手相,为病人把脉,为老人做寿衣。乐观豁达的性格使得他很快和这些人打成了一片。闲暇时他们还常常就着土罐瓦盆,举起浊杯破碗,喝个一醉方休。此时此地,狂笑高歌,放浪形骸,也不失为人生至乐。

王阳明还教当地人伐木建屋,替他们排忧解难。很快,当地居民都将这位龙场驿丞视为能人、友人乃至神人。大家用王阳明教给他们的方法,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破土奠基,砍竹伐木,不到一个月就建成了一所大院落,有客厅,有凉亭,让王阳明居住。王阳明望着拔地而起的新居,望着大家脸上纯朴的笑容,感动不已。

王阳明当即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一个书院,他会免费为当地各族兄弟传授文化知识。因为书院建立在龙场的山冈上,故名“龙冈书院”。书房取名为“何陋轩”,又取孔子所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为记述此事,王阳明写了一篇《何陋轩记》。客厅宽敞明亮,王阳明取名为“宾阳堂”;凉亭被一片翠竹环绕,王阳明取名为“君子亭”。他还把读《易经》而悟道的茅草棚命名为“玩易窝”。

渐渐地,附近的学子们都听说王阳明贬谪至此,纷纷前来龙冈书院求学。除贵州的学子外,还有云南、湖南的学子来书院听讲,多时达百余人,盛况空前。

“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注定会为王阳明成圣之路铺就基石。

在龙场艰难困苦的三年里,王阳明对心的力量又有了新的体悟。一开始,他对得失荣辱都可以超脱了,但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于是在困难的生活中,经常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他把自己被发配到贵州龙场的经历,与孔子在陈国无粮的困窘相比:孔子毫不悲观畏惧,他王阳明也没有坐地兴叹。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活得还怡然自得,不改其志;王阳明也是住山洞,食粗粮,饮冷水而不改志向。当年周文王被拘禁在监狱里,还能写《周易);如今王阳明也有自己的“玩易窝”,对着《周易》悟出人生的道理。

有着浓厚圣贤情结的王阳明深深感悟到,生命中经历的这些磨难其实算不了什么。同时他也为自己的行动与圣人行迹不谋而合感到惊奇和自信。

当年周文王被幽禁,逐成《周易》。那本《周易》就放在石棺边,王阳明已经翻过很多遍了,《周易》讲述的不就是天人合一吗?

心念及此,王阳明忽地眼前一亮。人性是与生俱来的秉性,而天道是世间万物蕴含的道理、度化的规律,圣人之心与万物之理的沟通契合,正是一种心灵和宇宙的融通合一。可见,心中之理与天道原本就是一体的啊。

一夜,王阳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忽一夕,梦谒孟夫子。孟夫子下阶迎之,先生鞠躬请教。孟夫子为讲良知一章,千言万语,指证亲切,梦中不觉叫呼。仆从伴睡者俱惊醒。

 

正德四年(1509年)的一个午夜,万籁俱寂,仆人早已入睡。王阳明忽然惊醒,从石棺中一跃而起,放开嗓门,大声呼喊:“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喊声在空旷的洞穴中特别尖锐,特别刺耳。三个仆人从梦中惊醒,看见他们的主人手舞足蹈,兴奋异常,三个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

他们哪里知道,王阳明一夜之间参透了生死,参透了天地间的大奥秘大机关,对死亡的担忧再也不会困扰他。而他也从此奠定了自己在思想界的宗师地位。

仆人问道:“先生,你为何狂喊大叫啊?”

王阳明兴奋地说:“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仆人问道:“你明白什么了啊?”

王阳明正色答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啊!”

王阳明恍然大悟。《年谱》中有记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真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于是,王阳明在夜晚睡梦中,仿佛有仙人指路,一下子打通了过去苦思不解的种种关节,心中如同一轮明月照彻天宇,山河大地历历在目。他当下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他认为: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王阳明悟出“心即理”后,为了验证,抛开一切书籍,只凭记忆和深思写成了《五经臆说》。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一场将光照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华丽蜕变,就在斯时斯地斯人身上静静地发生了。

那么,王阳明悟出的到底是什么道呢?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说,其实圣人的道理,天底下事物的对与错,是先天就存在于我的心中,根本不用去外界寻找。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世界的本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到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事例: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下)》钱德洪录

 

有一天,王阳明同友人一起去南镇游玩,忽然看见在远处岩石间有一株高耸入云的大树,树上开满了娇嫩可爱、清香扑鼻的花朵。同来的友人想难倒王阳明,就问:“你不是说天底下没有不在我心外的事物吗?可这株花树在少有人烟的深山中自开自落,它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他本想反驳心学的基本观点,不料王阳明思索片刻,答道:“你还没有看这株花树时,花同我的心一样归于静寂,与世无争,这是我心的表现;当你千里走来看花树时,花的颜色便如同人的心境一样豁然明亮,这难道跟我的心没有关系吗?”

这就是有名的“岩中花树”公案。何谓“心外无物”?何谓“心即是理”?你以为没看见岩石间树上的花时,它便不在你心中。它真在心外吗?其实它只是沉寂于你的意识某处罢了。当你看见它时,它的花色花香和你的心一起鲜亮起来。可见它早已在你心中,只是你没有察觉到。心与物共同作用,才让你看到了花,才会让你进步,悟出花之“理”。

所以,你的心与你所认识的对象不离不弃,它们是一体的。当你看到它时,它同时也唤醒了你的心;你没有看到它时,你的心与花也就同归于寂。心与这个花其实是一个东西。既然心与花这个“物”是一体的,那么心与花之“理”也就是一体的。这是王阳明心学最根本的原理。

(待续)




我不看重幸福,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幸福,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一句话,就是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然后朝着使命的方向前进。

我在做家庭系统治疗的时候,一位超级自信的妈妈经常反驳我,我说变性人金星是成功的,她立即反驳,说她不成功,更不幸福,因为……。我说马云算成功的,她又反驳,说马云不成功,更不幸福,因为……。我说乔布斯是成功的,她又反驳,说乔布斯不成功,也不幸福,因为他不到60岁就病死了。我不跟她辩论,因为我说的成功的定义跟她的不同,她主要强调幸福,她认为幸福比成功更重要,但她所认为的幸福是她自己定义的幸福,她定义的幸福的标准是:有一个感情很稳定的婚姻,有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很和谐温馨,身体都很健康,工作很稳定,物质生活相对富裕。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幸福的标准,所以跟人辩论谁更幸福,谁更不幸福没有任何意义。

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做一个最小的官,与他之前在大城市里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应该是很倒霉的事情,然而这却是他心灵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人的心灵是在痛苦中成长的,非人的痛苦经历恰恰是心灵成长的直达电梯。渴望一生都是平平稳稳顺顺当当的,人就会变得平庸无能,甚至堕落。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人生使命,很容易误入歧途。恶太监刘瑾就是这样,他某段时间看起来非常风光得势,但他进入了魔道,迟早是要还的。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很多人不相信这是真理,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作恶的人并没有受到报应,而一些善良的人却结局很惨。

作恶的人不是不受报应,是报应的时间没到。善良的人没有好结局不等于善良没有用,因为善良只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之一,不是全部。如果一味地无原则无底线地善良,其实无形中已变成了恶魔的帮凶,结局肯定是不好的啦。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