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范围 儒释道

服务范围

《王阳明传》第二章 抱负不凡的少年
2024-08-18 来源: 浏览量:155

催眠师黄丽娟高能量式催眠法创始人)

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

王阳明(即王守云)(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是一位深通兵法的军事天才,多次在国家出现内乱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平叛止乱。他以文官掌兵符,上马治军,下马治民,集文韬武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护国安民、力挽狂澜,堪称国士无双;他又是一位诗文高手、书法大家。

王阳明一生的命运十分坎坷。不过这也使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人称“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25257eca4b2c7a4f1aafdefaf6439ce

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

 

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孙中山

 

王阳明对儒学所做贡献同德国的马丁·路德对基督教所做的贡献一样深刻;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都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唯有王阳明一人。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美]杜维明

 

 

第二章 抱负不凡的少年

 

何谓第一等事

 

到京师后,王华开始惦记着给儿子王守仁找个一流学校、顶级老师。

王华为儿子寻找的塾师是上虞人许璋。许璋,字半圭,精通易理,熟悉兵法。正是这位授业塾师给了王守仁经学启蒙,还引导王守仁关心军事兵法,培养他对道家文化的兴趣。

他常常教给王守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贵胜,不贵久”等孙子的兵家思想,还传授他三国武侯诸葛亮出奇制胜的阵法。此外,他还是一个熟读道家经典的学者,经常教导王守仁诸如“上善若水”等道理。

王守仁长大成人后,对这位恩师极为依恋和尊重。在他担任江西巡抚期间,回家时经常专程到上虞探望恩师。许璋很是欣慰,师生二人就着简单的青菜米饭,一聊起来就是两天两夜。许璋善观政局形势,曾一再叮嘱守仁:“勿错认帝星。”意思是不要认错了帝王、站错了队。后来宁王江西造反的态势越来越明朗,许璋深恐守仁有失,马上让儿子带着枣、梨、豇豆和西瓜赶到王守仁的官邸,暗示他“早离江西”。王守仁此后平定“宸濠之乱”,精通兵法的许璋也出过不少主意。许璋病逝后,王守仁专为恩师墓碑题写了“处士许璋之墓”。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在身为塾师的许璋眼里,十二三岁的王守仁天资异常聪颖,但并不是个老实听话的学生。

在学校里,王守仁悟性颇高,思考问题常能举一反三,让讲课的老师感到惊讶。同时,在一班同龄的学生中间,他活泼好动,不愿意在私塾里枯坐,喜欢舞枪弄棍,十分顽皮。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和老师一起谈论兵法,一个个问题常常问得老师答不上来。

王守仁有一阵子喜欢上了象棋,而且相当痴迷。

也许是象棋具有模拟真实战争的特性,更像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对垒,火药味更浓,对抗性更强吧。王守仁常常约上两三个同好,一有机会就跑去下象棋。

有一次,当他兴冲冲拿起棋子大喊“将军”时,忽然抬头看到一张熟悉的脸--父亲王华来了。王华显得极为生气,板着脸一言不发。刚才还大呼小叫在一旁支着儿的棋友们立即跑掉了,只留下这一对父子在那儿对视。

王华看着儿子,真是恨铁不成钢。最终他长叹一声,缓缓端起棋盘,走到了河边,用力一扔,棋子哗啦啦全掉进了河里。

王守仁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始终没说出来。他望着河水间漂浮的棋子,若有所思。回到家里特意赋诗一首: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华读了诗叹息道:“守仁哪,什么叫玩物丧志,懂不懂?一寸光阴一寸金,白了少年头,老大徒伤悲啊!”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王华以为扔了象棋,儿子就能专心读书,结果王守仁很快又发明了新的玩法-组织两拨人进行军事演习。这种游戏使王守仁从小就展露了良好的指挥才能。他一声令下,将参与游戏的小朋友们分成两队,一边主攻,一边主守。不过,调兵遣将的总指挥只有一个,就是他王守仁。而这些孩子居然很乐意听从他的指挥,玩得格外尽兴。王守仁一声令下,两队人马左冲右突,大呼小叫,变换阵形,宛若战场。

这天,两队人马正在激烈交锋,而王守仁站在高处的指挥台上,像煞有介事地挥着令旗,颇有些大将风度。他如今掌控着战场上的一切动态,将学来的一些新奇阵法教给小伙伴们:什么一字长蛇阵、八卦阵、混元一气阵,等等。他们还演习调虎离山、瞒天过海、移花接木等进攻和防守的小战术。总之,虽然是游戏,他们却玩得有模有样。

玩得正开心,突然间,场上所有的士兵纷纷逃散,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手持令旗的主帅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台上发愣。一转身,又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一声严厉的命令:“赶紧给我回家!”

父亲王华又来了。

回到家里,王华脸色冷峻地说:“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你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堂想干什么?"

王守仁不服气地说:“我这样挺好的啊,读书有何用处?”

王华现身说法,语重心长地说:“书读得好就能当大官。就像你父亲我一样,中了状元,可以入朝做官,光耀门楣,享受世人的尊敬与仰慕。这些都是读书的功劳。”

王守仁摇了摇头,道:“父亲中了状元,子孙后代就也能中状元吗?”

王华说:“父亲中了状元当然只止于父亲,你如果要中状元还得去勤读。”

王守仁不屑地说:“中个状元也只管得一代,虽中状元也不稀罕。”王华怒从心头起,当即作势要打这顽皮不说还胡搅蛮缠的小家伙。王守仁不躲不闪,迎着父亲严厉的目光继续申辩:“孩儿喜爱下棋和兵戏是有道理的——它们是相通的,儒者患不知兵。仲尼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应该是文武双全,下马能文,上马能武。区区章句之儒,平日叨窃富贵,以辞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孩儿不愿做雕章琢句的腐儒,而要做能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通儒。”

刚才还笑眯眯拄着拐杖看着王华父子争辩的王伦,此时被这小家伙的一番话所震撼。老人捋着胡须暗自点点头。

王守仁说完了,仰起小脸蛋儿看着父亲,等待父亲的发落。此刻,王华沉默了一会儿,摇头笑道:“就凭你这调皮捣蛋的浑小子,还想当通儒、做圣贤?”

不过,他内心却颇为惊异:这话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十多岁的孩童口口声声要当通儒、做圣贤,不知是他不知天高地厚,一时心血来潮,还是他真的心有所悟;更不知这样下去对这个家、对这个孩子未来的人生是福还是祸。

当王华为儿子的教育问题苦恼时,王伦却劝他不要着急:“孩子爱玩就任他玩,我看守仁聪明过人,志向不凡,将来兴许会有大出息。”王华无奈地摇摇头。作为父亲,他也许真的低估了儿子的智商和志向。

王守仁在学校里那些孩子中威信颇高,他的小脑袋里鬼点子多,常常有很多念头和想法,还经常和同学们讨论稀奇古怪的问题。

有一次,他找到老师问了一个多数人不会去想的问题:“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何谓第一等事?”)

老师回答说:“读书才能有功名,人生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王守仁却摇头说:“不对,中举登第恐怕不算是人生头等大事,人生的头等大事是学习做圣贤那样的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一问一答,使王守仁与当时很多庸庸碌碌的读书人有了根本区别。所谓“圣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如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等人,他们不但是典范,还是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者。

父亲王华为人处世的风格也让王守仁印象深刻。

有一次,王华想为家中盖一座小楼。辛辛苦苦几个月,眼看就要竣工,却被一场火灾化为灰烬。着火时,亲友们都来相助。事后他们都怪王华没有供奉神灵,所以遭到神灵的惩罚,恐怕从此后王家就要大祸临头。王守仁家里人听过后,惶惶不可终日,坐卧不安,茶饭不思。

王守仁也在墙角偷偷看着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只见父亲神情自若,同亲友们谈笑如常,一点儿也不见仓皇之色。不久,他又着手买木料重新盖楼。一年后,一栋崭新的小楼拔地而起,却并没有再遭受什么惩罚。

王守仁暗暗佩服父亲,便问:“家遭火灾,父亲为什么还能保持镇静?”

王华笑道:“为父靠的是制心功夫。如果能涵养心智,就会把财物看作身外之物,如此就能轻松地对待那些无妄之灾、不虞之祸。”

王华循循善诱道:“佛教南宗祖师慧能有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是说,世界本来就是空的,任何事物皆从心而过,不留痕迹。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开悟了。”

王守仁明白,父亲是在教导自己注重内心修养、提升自我。以后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他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审时度势,有主见,有定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有一天,王守仁与同窗在京师长安街闲逛时,与一个鸟贩子发生争执,恰巧一个占卜算命的相士路过。那相士盯着王守仁看了许久,忽然一把抓住他,说他有难得一见的好面相,还主动掏钱买了一只鸟送给王守仁,并且分文不取为他看相。

还有这么好的事?王守仁当然高兴,说:“愿闻其详。”相士仔细端详他的面相,又让他伸出胳膊,撩起衣袖,摸了摸他,随后口中念念有词,手指也在掐算着什么。王守仁看着相士,觉得颇为有趣。

只见那相士猛然睁开眼,对他说:“你记住我的话: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入圣境,就是开始进入圣学之门。结圣胎,就是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向着大师迈进了。圣果圆,就是说你的学问已经能够学以致用,用来进行实践了。成为圣人之前,总要经历一番磨难。胡须的长度大概指这种修炼所需要的时间,所以“须拂领”指而立之年。上、下丹田分别指四十岁和五十岁。

相士又嘱咐道:“小儿当读书自爱,我所言将来必有应验。”说完,这相士便飘然而去。

身边的同窗莫名其妙,王守仁却似有所悟:这位老先生说自己将来能悟大道、成圣果,也就是说能成为像孔孟那样的圣人喽?

他的小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小心脏咚咚咚跳得厉害。他想:这个老先生怎么一下子猜中了我的心思?

回去后,王守仁一连几天都在想着心事。人们惊讶地发现,过去那个闹腾得敢上房揭瓦的小家伙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爱读书、爱思考,还时常把程朱理学书籍捧在手里逐字逐句细读的少年。

这个弯子转得太急,王华有些摸不着头脑。王伦却会心地点头赞许,目光里还闪动着一丝得意。

于是有人猜测,只怕是这位盼孙子早日成才的爷爷略施小计,找了个人扮作相士来激励一下王守仁吧。是啊,那相士不图钱不图利,干吗平白无故地给王守仁看相呢?

不管真相是什么,应当说这相士的话是非常励志而有效的。其实,已进入青春期的王守仁有太多的偶像,太多的幻想,太多想做的事。

他的心大极了:他追慕过神仙佛道,又想当圣贤人物,还想建功立业,将来既做传教之人,又做实事之人。一手握书,一手持剑,上马能武,下马能文。生前能建功封侯,死后能万世不朽。

 

 

骑马远游边关

 

王守仁出生前后,正是大明王朝的多事之秋。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建国百年,社会矛盾丛生,内忧外患不断。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荒废,地方官腐败更是有恃无恐。结果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王守仁看见军队连年征战,不无感慨地对父亲说:天下纷然扰乱这么长时间,就像一个人久病快死亡了。

同时,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也不断侵扰中原。此前的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刺太师也先侵犯大明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因组织指挥不当,在土木堡遭到瓦刺军突袭。明军仓促应战导致兵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六名大臣战死,明军二十余万人中,伤者居半,死者三分之一,损失二十万匹马,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邸王朱祁钰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瓦剌大军逼近北京城,势不可当。于谦等为应急,立邸王朱祁钰为皇帝,是为明景帝。明景帝朱祁钰让于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时为兵部侍郎的于谦极力反对,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至京勤王。随后,调河南、山东等地军队进京防卫,于谦主持调通州仓库的粮食入京,京师兵精粮足,人心稍安。此后于谦披甲执锐,亲自领兵二十二万,列阵于九门外。在于谦的指挥下,北京保卫战连连告捷,最终将入侵的瓦剌军队全部击退。

王守仁每每听闻师长们讲此事时,心中沉痛之余,也十分钦佩力挽狂澜的于谦。他认为,于谦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在京城的于谦祠前,王守仁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王守仁此后更加看重军事,苦研兵法,只盼望有朝一日能征战沙场,护国安民。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王守仁十四岁,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书籍。出于对北方边境安全的关心,也出于对于谦等的向往,王守仁十五岁时一身侠客装束,单枪匹马前往长城一带实地察看。

他先是来到了“居庸三关”,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些关隘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防御外敌入侵的重镇。居庸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为防守要道。此后历经汉、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关都派重兵把守。到了明朝,朱元璋花费巨资和大量人力,在居庸关修建了一系列军事防御工事,以确保北平府的安全。

作为扼守京师的咽喉,居庸关依山起势,巍峨雄壮。王守仁纵马登上烽火台,只见天际雁群嘶鸣而过,群山松涛起伏,关塞绵延万里。正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王守仁不由得心思浩茫,浮想联翩。眼前仿佛出现了金戈铁马、喊杀震天的战场画面,脑中涌来无数慷慨激昂的边塞诗句。

当时蒙古各部在被称为“小王子”的达延汗主导之下,力量逐渐壮大,时时与明朝发生边境战争。就在王守仁十五岁这一年,蒙古小王子侵入甘州,明朝将领多有战死。想到明朝边患未除,想到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争中积极建功的英雄,少年王守仁浑身热血沸腾。

他在居庸关、山海关考察了一个多月之久,登长城、访乡贤、凭吊古战场、思考御边策,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要保大明王朝四方边境安宁。其间,他对夷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详细观察居庸关一带的地理地貌、山川形势、道路交通以及各要塞关隘的兵备防御等情况,脑中思考着防御之策。

待王守仁下山时,抬头间,正好看见迎面过来两个骑马的鞑靼人,有说有笑。王守仁当下搭弓射箭,但闻嗖嗖两声,对方双双中箭。他连喊带射,呼啸着向二人冲去。两个鞑靼人惊恐莫名,转身仓皇而逃。王守仁大感痛快,便不再追赶,而是信马由缰,缓缓向家的方向骑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独自跑到塞外,打跑了两个蒙古人,这可是件讲出去很长脸、很荣耀的事情。这让少年王守仁的英雄豪气油然而生。

当晚,王守仁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拜谒纪念东汉名将马援的伏波将军庙。

伏波将军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马援最初在北方以畜牧为业,王莽建立新朝时出仕为官。后来他追随光武帝,因讨伐羌族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此后马援又屡立战功,先后平定交趾叛乱,征讨匈奴和乌桓,讨伐南方武陵玉溪蛮族暴动等。老年时,再次出兵匈奴,最终病死疆场。

马援曾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援的豪迈、勇气和胆识令少年王守仁推崇备至,梦里竟然赋诗一首: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醒来以后,他将这首诗记了下来,成为他励志为国家从戎建功的精神动力。

少年王守仁留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不仅在言谈中表达志向,在行动上更是有惊人之举。当时,由于连年饥荒,两湖(今湖南、湖北)、河南、陕西三地交界地区发生以号称“刘千斤”的刘通、号称“石和尚”的石龙为首的流民暴动。他们以黄旗为帜,建国号为“汉”,以“德胜”为年号,一时震动京师。

年方十五的王守仁知道这件事以后,突发奇想:这不正是我辈挺身而出、大显身手的时机吗?于是,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洋洋洒洒地写了个奏折,结合他对居庸关的守地考察,阐述了他的御敌构想和克敌制胜的用兵谋略。

父亲王华知道后惊出一身冷汗,大骂了他一顿:“你小子,知道兵凶战危吗?知道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吗?”王华命王守仁

王守仁对父亲说:“我要像终军一样,上书皇上,请领一万兵马,立即停止这一疯狂举动。征讨刘千斤、石和尚等草寇,让国家安定和平。”

父亲王华听罢,怒斥道:“你疯了吗?一介书生妄言兵事,你不是找死吗!”又说:“你懂什么,治安缉盗要有具体办法,不是说几句话就能见效的。还是先把学问做扎实了,再来建功立业吧!"

好在当时的皇帝看都没看王守仁的奏折,扔在了一边。王华心里很为王守仁担心,斥责他太狂,早晚要遭灾惹祸。王守仁也不敢再言及此事,专心读书。

王守仁所言的“终军故事”是何典故呢?

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是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博闻多识,文采飞扬,官至谏议大夫。终军年少时博学善辩,名闻于郡中。当地太守奇其才,欲与交结,终军却不以为然拜揖太守而去。当他十八岁时,前往长安上书言事,汉武帝读过他的奏折后大为惊异,拜为谒者给事中,受命巡行郡国。

后来,他主动请缨出使南越,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他想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结果他到南越后,一番说辞晓以大义,南越王表示愿意归顺,但是南越的大臣吕嘉却极力反对。吕嘉发兵攻打南越王和汉使,终军也被杀害,死时才二十多岁。后来,世人都称终军为“终童”。

可见,少年王守仁对终军的事迹很是向往,也决心效仿。

 

 

施巧计教训恶继母

 

王守仁的母亲郑氏在王守仁十三岁时就因病去世了。王守仁在居丧期间思念母亲,常常悲伤哭泣。是啊,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自己,给予自己生命,又辛苦养育十多年,深恩未报母亲就去了,王守仁怎能不悲从中来!

办完了郑氏的丧事后,身为状元郎的王华又迎娶了一个年轻的女子赵氏。成亲那一天,王家府第热闹非凡。王守仁对突如其来的喜庆气氛十分难过,心里很不舒服。第二天,父亲王华就把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领到王守仁的面前,说这是他的新母亲。

王守仁的态度十分冷漠。在他心里,母亲永远只有一个,谁也代替不了。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这个年轻的继母经常打骂他,拿他出气。

挨了打骂的王守仁心中委屈,又不敢告诉父亲。他到街上转悠,正好看到有个人叫卖猫头鹰。看着猫头鹰,王守仁不觉计上心来,当即买了下来。

然后,王守仁找到一个有名的巫婆,向她讲述了自己被继母虐待的遭遇。那巫婆听了,很是同情。然后,王守仁便让她帮助自己。巫婆见这孩子十分机灵,笑着问他如何帮忙。王守仁便上前附耳细说如此这般。

王守仁回到家后,提着装有猫头鹰的袋子躲在继母门外。趁她走出房间,王守仁溜了进去,把猫头鹰塞到了她的被窝里。然后,他再蹑手蹑脚回到书房,扮出一副用功读书的模样。

继母回到卧室,拉开被子准备睡觉。突然,只听得“啊”的一声惨叫,她看到昏暗的灯光下,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从被子里钻了出来,迅即飞腾而起,发出了凄厉尖锐的怪叫。原来是一只大鸟,张开翅膀一个劲儿地在卧室里来回盘旋。

继母惊恐万分,大声叫喊:“来人啊……救命啊……”

一帮仆从闻讯赶来,他们慌忙打开窗户,大鸟这才扑腾着从敞开的窗户飞了出去。继母吓得不轻,晚上也无法入睡。浙江有忌野鸟入室的风俗,况且猫头鹰被当地人认为是“恶声之鸟”,见者不祥,它藏于被中,令人特别惊恐。

继母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生怕有什么灾难降临。

王守仁听到房中的惊叫之声,装作不明所以,问继母原因。继母赵氏不知道这是王守仁的恶作剧,便将猫头鹰入室伏于被中之事说给他听。王守仁对继母说:“我听古人说,猫头鹰乃恶声之鸟,此事大为不祥。”

继母吓坏了,忙问:“那怎么办?”

王守仁说:“这事得找个巫婆来问问,看看这只猫头鹰为什么会出现在咱家。”

于是,第二天清早,王守仁就一路小跑出了门,到了巫婆那里:“快快,好戏开始了,该你上场了。”早就准备好了的巫婆忍住笑,装作一脸严肃地来到了王府。巫婆入门便说:“府中有一股怪气。”她见到赵氏,又说道:“夫人气色不佳,也许将有大灾。”

赵氏更加惊恐,将被中出现猫头鹰的怪事相告,巫婆道:“老妇问问神灵,就知道原因了。”巫婆点燃香烛,请赵氏下拜。然后,巫婆便作起法来。她先在地面升起几堆火,然后赤着脚,披散着头发,摇动两个铃铛,围绕着火堆蹦来跳去。跳着跳着,突然,巫婆身体猛一哆嗦,两眼发直,发出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来:“我乃状元公王华原配、王守仁的生母郑氏是也,你这个小狐狸精,居然虐待我的儿子,不要以为你做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化身为猫头鹰,已经全都看到了。你等着,再过不久我就会回来取你性命……”

继母听了巫婆的话,吓得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求饶,并承诺以后不再虐待王守仁,让他继续读书……

见事已办妥,巫婆便睁开眼睛,恢复原声道:“刚才见到先夫人郑氏,神情十分恼怒,托怪鸟啄你生魂,幸夫人愿意改过,方才离去。”继母急忙拿出银子,让王守仁送巫婆离府。王守仁忍住笑,送那巫婆出门。巫婆出了门,对王守仁说:“怎么样,效果还不错吧?”此后,王守仁再没有受过虐待,读书游戏,十分自在快活。

 

 

新郎在新婚之夜失踪

 

在父亲王华看来,十多岁的王守仁总有点心猿意马。他一会儿玩射箭,一会儿学骑马,一会儿搞军事游戏。刚把兵书放下,又对道教典籍看得入迷,还时常像煞有介事地静坐修道,说是在练习吐纳。

王华见了直叹气,天知道这小子到底想做什么,他只担心王守仁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东一下西一下,最后一事无成。

王守仁在七八岁时,曾接触过道教养生术。十三岁时,他重新热衷于道教,但这一次不仅仅是养生术,还有渊深博大的道家学说。这次回归道教,实因生母不幸辞世,在为母亲守孝期间,王守仁悲恸不已,变得多愁善感。后来,他时常感叹说,人生在世,生命无常,来去匆匆,聚散无定,倒不如学习道教长生术,做个逍遥自在的不死神仙。

不过很快,他又被英雄豪杰的传奇事迹吸引了,慨然生出“经略四方”的志向,把道家典籍扔到了一边。不过,这个时候,他对那些道家经典已经倒背如流了。

弘治元年(1488年),王守仁十七岁,已经成为一名玉树临风的青年才俊,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马上就要成亲了。

王守仁要娶的媳妇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他未来的岳父叫诸介庵,浙江余姚人,是父亲王华的至交,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相当于现在省政府里的民政厅厅长。

这门亲事还是诸介庵主动提起的。当初,诸介庵到王家做客,看到了王守仁,非常喜欢。虽然当时王守仁不会说话,还喜欢调皮捣蛋,但这些缺点在诸介庵眼中却成了优点,他非常看好王守仁,认为王守仁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于是果断地和王华定下了“娃娃亲”。

现在,王守仁已经十七岁,可以成婚了。既然是父辈定下的亲事,孝顺的王守仁自然不会违逆,于是,他亲自到千里之外的南昌迎娶诸氏。

诸介庵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婿招待得也格外热情用心。但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刻千金的新婚之夜,王守仁居然昏头昏脑地走出了诸家,在南昌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起来。

或许是命运使然,王守仁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处道观,抬头看见了“铁柱宫”三个大字。铁柱宫在江西南昌很有名气,许多达官贵人常来光顾。不过,在那个宁静的深夜里,王守仁可算是唯一的来客。王守仁独自走了进去。大殿的神案前有两盏晦暗不明的灯,殿中一块蒲团上坐着一位白发垂肩、骨骼清奇的老道士,正闭目养神。王守仁对道家功夫略知一二,猜他大概正在修行导引之术。

王守仁轻轻走上前去,安静地坐在道士面前。也许是听到了一些轻微的呼吸声,老道士缓缓睁开眼睛。

他看了王守仁一会儿,不觉有些吃惊。眼前是一位举止文雅的十七八岁少年,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只是这年轻人的脸色不太好,呈现一种不太健康的青黑色。道士关切地对王守仁说:“年轻人,你的身体可不太好啊。”

王守仁点头拱手道:“是的。我从小身体就不好,常犯风寒,脸色不佳,所以一直修习导引之术。”

那道士长长地“哦”了一声。王守仁躬身行礼道:“敢问老神仙何方人氏?”

道士笑着回答:“‘老神仙’三个字可不敢当。贫道祖籍四川,因访友问道来到此地。”

王守仁仔细打量,见那道士鹤发童颜,目光有神,便问:“老神仙高寿啊?”

道士回答:“惭愧,老朽九十有六。”

王守仁闻言一惊,九十六岁的老人还如此硬朗,世间少有啊!可见道家所谓长生之术并非妄言。

他又问:“请问老神仙仙名?”

道士叹息着答道:“贫道从小就在外面漂泊修行,姓名早已忘记。有好事者见我经常静坐,无所作为,所以称我为‘无为道者’。”

王守仁起身走近老道士,恭敬地施礼道:“您是世外高人,必有养生妙法,敢请赐教一二。”

道士笑笑说:“以老朽看来,养生之要,无过养静。岂不闻老子清静,庄周逍遥?只要你能够领略到清静妙处,就能够进入虚无逍遥之境。”

王守仁读过“老庄”,知道这位老道士的意思。按道家养生法,无非是修习静坐之道,行呼吸导引之术,进入坐忘虚静的状态。只要心静神空,就能进入逍遥境界,得以益寿延年。这就是身心安顿、性命双修的养生秘诀。

两人闭目静坐,直到东方发白,也毫无倦意。

这时,老道士问道:“年轻人,你的静坐功夫还不错。听口音你好像不是本地人,来此何干啊?”

王守仁听闻如梦中惊醒,不觉“啊呀”一声,此时总算想起来南昌是为了完婚,昨夜正值洞房花烛夜,那新婚娇妻只怕还在等着自己呢!他忙从地上站起来,匆匆和老道士道别。

老道士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年轻人多保重身体,也许将来我们还会再见,那时,也许是在一个你我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王守仁对老道士这番玄奥之言一时难以理解,随口问道:“我们何时再见?”

老道士高深莫测地笑笑,伸出两根手指说:“珍重珍重,二十年后吧,当再见于海上也。”看样子,老道士早就知道他是王守仁。那么这番铁柱宫巧遇就不是偶然了,是专为等候王守仁——等候他干什么呢?难道是两人前生有什么约定?

王守仁无暇多想,赶忙拜别道士,一路跑回岳父家。

可想而知,诸介庵与他的家人自然是一夜无眠。新郎忽然失踪让诸介庵简直抓了狂,绕着梁柱一个劲儿地踱来踱去。忽然看到王守仁喘着粗气出现在门前,诸介庵惊喜交加,王守仁则不停地向岳父道歉。

诸介庵也顾不上追问他去了哪里,只是让他赶紧去见新娘子,与新婚妻子共进早餐。

后来,这件事越传越广,成为王守仁传奇人生中的又一桩趣闻。从中可以看出,王守仁对一件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执着和痴迷,让他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足以成为人中翘楚。

(待续)




很多父母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听父母的话,他们的理由是:

首先,父母绝对是为孩子着想的,父母绝对不会害自己的孩子。

第二,父母是过来人,父母经历了很多,见识了很多,得到很多的经验教训,父母的经验教训可以让孩子避免走很多弯路。

站在孩子的角度,不听父母的话的理由:

第一,父母的话代表父母的观点,但父母的观点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合适吗?绝对不会。

第二,父母真正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感受及看问题了吗?如果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又怎么评判孩子目前做的事情一定是错的呢?

第三,如果孩子明明感觉父母的话是错的,但因为惧怕父母或是害怕父母伤心不得不经常违心地服从父母的安排,他长大后,也经常因为惧怕他人或害怕他人伤心而违心地做事情,活得非常压抑窝囊,这是父母希望的结果吗?

一位父亲因为15岁女儿长得很瘦,总是不好好吃饭,并且已经停经三年而半哄半逼地带来见我。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位女孩只有6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就把女儿送到外地的一所贵族小学读书。

这位女孩经常感受到孤独无助及被抛弃的感觉,她非常坚强自立,非常刻苦勤奋,在学业上高标准要求自己,在身材容貌上也高标准要求自己。读到初中的时候,为了让自己显得更美,戴了矫正牙齿的牙套,戴牙套很不舒服。加上学习压力很大,而且妈妈又开始怀第三胎,很害怕妈妈生下一个弟弟后就不重视她了。方方面面的压力让这位女孩吃不下东西,身体慢慢地变得很瘦。看着女儿这么瘦又不肯吃东西,父母非常着急,于是强行逼女儿吃东西。父母觉得讲道理对女儿不管用,就开始发脾气,说狠话,甚至直接动手打女儿,目的就是逼迫女儿吃东西。

这个女孩最初瘦是因为负面情绪太重,吃不下东西,后来父母不断逼迫她吃东西,她出于逆反心理,故意不吃东西。

我让这个女孩给父母打分,即父亲和母亲对她在尊重、理解、信任、关心方面都打分(0-100分),结果是她给父亲的打分是:尊重50分,理解20分,信任50分,关心85分。她给母亲的打分是:尊重20分,理解60分,信任50分,关心85分。

当着父母的面,我让这个女孩分别评价母亲的优点,然后再评价母亲的缺点,然后给母亲提建议。然后再评价父亲的缺点、优点及给父亲提建议。这位女孩说得头头是道,入木三分,不但点评了父母的优缺点,还点评了父母的婚姻问题。父母听了之后,不得不对女儿刮目相看,承认他们过去对女儿非常粗暴无礼,并表示一定好好改正错误,不断学习成长。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