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范围 因果

服务范围

《灵魂的出生前计划》第十章 自杀(2)
2025-03-12 来源: 浏览量:149

罗伯特•舒华兹

 罗伯特

罗伯特·舒华兹是美国的催眠治疗师。数年前,在他还是市场营销与沟通顾问时经历了深度的灵性觉醒,于是他开始思考痛苦对人的意义,进行灵性探索。

 

罗伯特·舒华兹:当你决定阅读这本书,你就已经踏上了一段将会照亮一切黑暗的旅程,也因此会将更深层的意义带进你的生命中。而在你开始这趟旅程之际,你一定会想知道你的向导有谁。以下要介绍几位充满智慧与慈爱的通灵者及灵性的存有,我非常荣幸能与他们合作,而我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非常多的东西。就是透过他们,我才能找出本书故事中的主角在出生前拟定了怎样的计划,以及这么做的原因。

 

芭芭拉.布洛斯基与亚伦

芭芭拉.布洛斯基在刚生完第一胎没多久就突然失去了听力,在极度的痛苦和愤怒之下,她祈祷有人能来救她。在此之前,她已养成了天天静心的习惯多年,就在她祈祷的隔天,一股强大的能量在静心时出现在她身边。她真的可以看到他的脸,面部特征清楚可见,一双锐利的蓝眼睛、高耸的颧骨和额头、一头白发及一络垂挂到胸口的长须,全身闪耀着明亮的光芒,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把明亮的火炬。芭芭拉感觉得到他身上有一股深沉的爱泉涌而出,他自称是亚伦,是芭芭拉的老师。

一开始芭芭拉很害怕,不是怕亚伦,而是怕接受了亚伦和他的教导之后,她的人生将从此改变。亚伦天天在芭芭拉的静心中出现,并不强迫她做任何事,慢慢的芭芭拉完全地信任亚伦,并展开了一段改变生命的探索及疗愈之旅。

后来,芭芭拉成立了深泉静心与灵性谘询中心分享亚伦的教导,迄今已达二十余年。

 

寇尔比·米德雷

出生在一个问题家庭,有个酒鬼母亲、两次糟糕的婚姻、三次乳癌复发。

把自己的出生前计划发挥到极致,一九七三年开始研究调查各种不同的指导、谘询和疗愈的方法。一九九四年,打开了通灵能力,能够看见别人的前世,也能与每个人的灵魂-更高层次的自己一一对话。自诩为“说故事的布道者”,开始以此帮助他人。

 

史黛西·威尔斯与指导灵

天生的通灵者,从小就能看见和听见各种灵体、气场的光环,而且能与动物心电感应,也能够知道他人的种种事情。

平时借由四位指导灵的协助,从事通灵服务和进行其他超自然的工作。

在本书中全程陪伴史黛西进行每场通灵的,是她最主要的指导灵——大灵。他的外貌就是一位大家都能想象得出模样的年老智者,手臂下夹着一本《阿卡西纪录》。

 

潘蜜拉与约书亚

潘蜜拉、克里柏(Pamela Kribb,《灵性炼金术》作者,方智出版),二十六岁到三十二岁之间,经历离婚及几次感情创伤,放弃了哲学学术生涯,三十二岁时遇到一位灵性导师和心灵解读者,开始了深刻的内在蜕变。三十三岁那年的某天晚上,她感受到约书亚(耶稣的希伯来名字就是约书亚)的存在,一个非常庄严且拥有深刻觉知的能量。之后,开始传达、解读约书亚灵讯,担任灵性谘询师。

 

 

(接上)

自杀只是灵魂的选择

“自杀并没有错,”约书亚如是说道:“对灵魂来说,自杀纯粹只是一种选择,也不一定是最糟糕的选项。

有时候人会困在某种情绪或思绪之中无法自拔,若不采取激烈的处置,很难跳脱出来。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改变。若你困在某种思绪状态中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变得难以忍受,这时生命就会强迫你去做些什么来改变,即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以卡麦隆为例,他陷入深深的忧郁中,尝试了各种方法想要跳脱。他已经尽了全力来面对这个痛苦的情绪状态。他的脾气狂暴,同时又有着非常敏感、善良的一面,这让他难以平衡。再加上他内心还有一份他不敢去面对的愤怒情绪,所以他的能量卡住动弹不得,最后他已经无法维持与自己内在感觉的自然交流,所以把自己关闭起来,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行尸走肉。表面上他是因为忧郁症而自杀,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希望:希望能够获得改变,任何一种改变。

“如果他没有自杀,现在的他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疗愈呢?这我们无法确定。但我们知道的是,在他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他立刻就找回了自己的感情。他在震惊之中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身边。当他还活在肉身之中,他感觉不到自己对他们的爱;当他死了,他才又再次找回自己完整的爱,从灵魂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自杀迫使卡麦隆有了改变,而在他的案例中,这个状况可说非常成功。对他的灵魂来说,自杀是个转折点。

“但这个方式并非对每个人都有用。每个人对自杀的反应不同。我并不是建议在这个案例中应该采取自杀的做法,只是说明从灵魂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个举动绝对是错误或有罪的。最深沉的自我背叛可以让人重新认清自己,最黑暗的地方也可能是迈向光明的起始点。你瞧,灵魂进化不一定是直线进行的,它会运用不同阶层的明暗来创造各种面向与变化。

“我这么说的目的是希望消除传统上对自杀的批判,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件罪大恶极的事。神或灵魂并不这么觉得。神对那些结束自己生命人怀抱着最大的怜悯。在彼岸世界里永远都有人愿意帮助他们,他们从来没有被弃而不顾。

“卡洛琳,你在帮助青少年的工作中最主要的目标应该是鼓励青少年分享他们肩上的负担、敞开心房,让他们把内心最深的恐惧告诉你。只有当你愿意开放所有的可能性,才有机会听到他们内心真正的声音,并且以同情心来抚慰、协助他们。当然,这一定会减少他们自杀的风险,即便这个青少年最后还是选择自杀,但只要你曾经触碰到他的心、感动过他,那么他就永远不会忘记。”

在发问完有关卡麦隆的问题后,卡洛琳向约书亚提出了其他的疑问:“约书亚,我该如何帮助有忧郁症倾向的人呢?”

“帮助他们更了解自己。他们需要更清楚自己发生了什么事。这不是你拿本书或是拿张评量表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查询就能解决的事。他们需要有人完全不带批判地倾听他们内心的故事,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更了解自己。一旦他们愿意敞开心房诉说自己的故事,你就有机会帮他们找到其中的意义。你可以帮助他们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找回理智。我这里所谓的理智指的是信任、同情、鼓励和启发。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力量,通常这些人的自我评价都偏低,需要更清楚看见自己的美好及不可估量的力量。

“你帮助忧郁症患者的方式会随着时间而进步,”约书亚补充道:“当你怀疑:‘我该不该这样做?’你可以自问:‘我想不想这样做?这么做会不会让我感觉到愉快、振奋?’灵魂会透过你的感觉与你沟通,让你知道自己是否做对了,特别是愉快的感觉。

 

生命蓝图随时可能调整,带来成长的契机

“约书亚,灵魂是否会在出生前计划中安排自杀?若是,为什么会有人同意和计划了要自杀的人一起经历人生呢?”

“灵魂不会在出生前就计划好要自杀,”约书亚说道:“灵魂在自己的人生蓝图中安排了某些特定事件,还有一些是根据肉身人格所做的选择而产生的可能状况。但自杀从来都不是计划好一定会发生的特定事件,而是一种可能的选择,且在某些状况下的可能性很高。

“有些灵魂会选择靠近有严重心理失衡倾向的人,有可能是因为想要更了解人类的心理状态、更有同理心,或想学习保持个人领域界线的适当距离,避免自己因他人的痛苦而受到影响。”

“约书亚,人在自杀后会发生什么事?”

“这要看个人的心智程度来决定,但是无论如何都一定有人会来协助。指导灵会出现,向逝者说明状况,并且帮助他们前往所谓的恢复区。不过,有些灵魂听不见、也看不见他们的指导灵,因为他们太过沉溺于自身状态及忧虑的思绪之中。他们可能会毫无目的地游荡一段时间,直到找到光的所在。而这个恢复区可以帮助他们来面对自己所做的事、正视自杀背后的原因,并找到方法来处理隐藏在之下的伤痛和情绪。”

“他们会继续学习相同的课题吗?”

“是的,他们会在不同的状况下学习相同的课题。”

“约书亚,在卡麦隆自杀后,卡洛琳的灵魂针对自己的出生前计划做了哪些调整?因为卡麦隆无法继续扮演她儿子,所以她的灵魂是不是会另找一个人,来让卡洛琳学习原本卡麦隆要教导她的课题?若是,这些课题又是什么?”

“的确,卡洛琳的灵魂是在卡麦隆死后做了一些调整。她经历了一段密集剧烈的心理成长过程。这份激烈的情感启动了另一种不同的计划。生命计划就像是一张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网,在卡麦隆死后,其中某些可能性开始发亮,并受到启动。这些可能性起初没那么明显,现在则比较实际可见了。

“至于另找一个人来代替卡麦隆教导卡洛琳相同的课题,这应该是不太会出现的状况。应该说,她以非常激烈的方式学习到了原本该学习的课题,她的功课难度增加了。也就是说,其所带来的内在成长也更为显著。卡洛琳在这世想学习的是保持真我,不要因为照顾他人而放弃太多的自己,并且不要太急着付诸行动,反而是要学习放松、放下,让生命自己找到方向。原本如果卡麦隆还活着,她会慢慢学习到这些,但现在她以更急速、更强烈的方式学到了。路途变得更加险陡,但是却能够引导她看见另一番美妙的风景。

“此外,在人活着的期间,生命蓝图也随时被检视着并进行微调。”约书亚补充,“有时我们会订出新的计划,不过这些计划原本就是以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存在着。我知道这从人类的观点来看是有点让人搞不懂,但是神的思维无远弗届,就算只是一段人生,也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关于自杀的疗愈

我问约书亚,面对挚爱的亲人自杀身亡,那些人该如何疗愈心中通常会出现的罪恶感和自责的情绪?

“罪恶感和自责都是人对自杀产生的反应。起初,这两种情绪几乎会全面攻占人的身心。请不要对抗这些情绪。一旦你愿意敞开自己,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待发生的事,你就不会再被这些情绪困扰了。通常这些情绪会让你看见挚爱亲友的另一面。慢慢的你就会了解,他们的生命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的灵魂也只对他们自己负责,即便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要帮助他们改变或恢复,最终掌握他们人生的方向,还是他们自己。

“你会慢慢了解你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但是你无法阻止他们自杀。对那些考虑要自杀的人来说,他们自有做出选择的决策过程。这是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说到底,罪恶感与自责其实也是一种对自身力量的高估。没有人有这样的力量。接受并尊重他人的人性,这能够帮助你释放罪恶感和自责的情绪。”

“约书亚,通常被留下的人都会对自杀的亲友感到愤怒,我们要如何疗愈这样的愤怒?还有该如何处理心中排山倒海般的思念?”

“疗愈真正的意思是什么?”约书亚指出,“疗愈并不代表一个人能回到事情尚未发生前的状态。疗愈,其实就是改变。真正的疗愈,代表的是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即便这些事情依然让你感到伤痛。当你接受了已经发生的事,你就能够平静地容许心中哀悼与愤怒的情绪汹涌,也让罪恶感与自责的思绪翻腾,却不会一味沉溺其中。

“从亲人的自杀中恢复绝对是可能的。当然,你对人生的感受不会再像过去一样了。在你经历了哀悼的过程,心中的罪恶感和自责也不再紧紧抓住你不放,你就能认真思考、保持平静,真正开始回味收藏过去快乐的时光。终有一天,你将能深深感激已逝的亲人曾经出现在你的人生中,并在心底诚挚祝福这位远去的亲人一切安好,重新让生活重心回到自己身上,去做那些让你感到快乐、充实的事情。这就是真正的疗愈。

“愤怒是哀悼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情绪,伴随出现的还有思念。对于愤怒的情绪,很重要的是你必须允许自己感觉到它的存在,并用安全的方式发泄出来。如果你这么做了,你就会发现隐藏在愤怒之下的其实是痛苦,当你触碰到这份痛苦,你就会开始哭泣。这是好事。哭泣是种释放,非常具有疗愈效果。

“至于思念挚爱的已逝亲人,这是种诚挚的感情,你只需要去感受就好,不要抗拒。尽情把眼泪流干,这么做能够洗涤你的内心。思念将会一直都在,但它的内涵将会有所不同。它割人的锐利边角会渐渐圆润起来。”

"约书亚,请你对那些正在考虑要自杀的人说些话。”

“自杀是种选择。在高度进化的社会中,有自杀念头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与谘商师讨论,再决定要不要进行。治疗师会对此保持开放接受的心态,不会在一开始就立刻将这个选项排除在外。这么做,反而对这些人比较有帮助,也能让他们放下自杀的念头,思考其他可能的解决方式。

“当某件事情被禁止,它就会变得格外有吸引力。若自杀完全是种禁忌,深受忧郁所苦的人更会受到自杀吸引,也会因为自己竟然想自杀而更加忧郁。若大家能够用更开放的心态来和这些想自杀的人讨论,为什么他们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想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这么做就能够释放这份压力。

“对于那些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我想对你们说的是,不要因为自己有这个念头而感到羞愧,你只是在寻找一种跳脱痛苦的方式而已。我要告诉你们,无论你们做了任何事,神对你们的爱都不会改变。你永远都能找到帮助,无论是在人世还是在彼岸。神和灵魂对自杀完全没有谴责,反而是对考虑这个选项的人充满了仁慈与同情。若人们愿意让自杀成为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就会发现自杀的人数将开始减少。”

 

用同理心对待自己,分辨悲伤与哀痛

——与芭芭拉及亚伦的通灵会

 

我深深感觉到,与卡麦隆对话、知道他一切安好、听到他说爱她,已经使卡洛琳获得极大的疗愈;我也感觉到,卡麦隆愿意对自己做的事负起责任,对卡洛琳释放心中的自责,也有很大的帮助。约书亚给了我们许多有关疗愈的智慧,包括不对自杀抱持批判的态度。现在,卡洛琳和我已经准备好要和亚伦说话,我知道他能提供我们不同的观点。

“亚伦,请你对正想着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说些话。”

“我会请他们再多想想,能投胎为人是多么珍贵的礼物,虽然有时很痛苦。我想请他们试着想想,若他们愿意继续留下来,那么或许在几年后,他们就会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可能会因此学到非常珍贵的一课。我想要提醒他们自杀不是罪,却是种损失,他们将因此失去学习的机会。他们经过这么多辛苦的努力才投胎进入人世,准备开始学习他们追寻的课题。我想请他们问问自己:‘除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外,我还有没有其他路可走?'

“最后,我想问:‘你想要自杀的理由是出于恐惧,还是出于爱?’若是出于恐惧、愤怒、感到被背叛、无助,或者因为受到极大的身体痛楚,所以想要逃脱,那么请记住,所有负面情绪仍然会伴随着你由生跨入死。除非你是因为爱而选择离开。比方说,你有着重大的伤病,承受着无比的痛苦,你看到这个状况已经让你身边的人筋疲力竭,你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活下去,所以对自己说:‘我准备好了,我不要再继续这样下去了。’然后带着开放平静的心离去。

“伴随着自杀,通常都会出现愤怒、困惑、责怪和罪恶感。因为癌症或车祸失去挚爱的人已经非常难熬了,大家经常都会自问:‘是不是我当初如果做了什么,一切就会不同?’而像是自杀这般暴力对待自己的状况,被留下的人更容易出现愤怒的情绪。对这些人来说,很重要的是对自己宽容一些。光是说‘不要再生气了’,并不会让愤怒消停,反而会带来更多怒气。而‘我才不要生气’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愤怒的一种表达。

“要如何带着对自己的善意与慈悲来体认愤怒的存在呢?慈悲与宽容的力量本身就能创造出温柔与爱。当你学会用同理心对待自己,你就学会了如何用同理心去对待那个逝去的人。

“不要害怕心中升起的任何情绪,也不要陷落在自编自导的故事当中。‘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这就是自编自导的故事,‘为什么他要这么做?,‘我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发生?’同样也都是故事。你只要单纯去体验这个失去、哀痛、愤怒与困惑的过程,宽容地对待自己就好。

“我真的很想念我儿子。”卡洛琳突然插话:“我该怎么做才好?”

“卡洛琳,你能够做的就是和他说话。不要怀疑他是否听得到你,告诉他,你很想他;告诉他,你爱他;告诉他,他的哪些地方对你来说非常特别、哪些特质又为你带来了至高的快乐和满足。当你用这样的方式来爱他,这份爱同时也帮助他去爱自己,并支持自己继续成长。

“当你用这样的方式来爱他,你也要继续觉察失去与悲伤的存在,记得要分辨悲伤与哀痛的差异。悲伤是失去时自然会出现的感觉,它的基础是一颗坦然的心,以及既存的爱与思念。

“但是哀痛则奠基于恐惧之上。‘他过得好吗?’‘我会没事吗?'‘失去他我要怎么活下去?’哀痛会发出拉扯的能量,一股张力因此存在。随时注意这股张力的出现。当你感觉到哀痛,要知道这是哀痛,然后看看你是否能找出隐藏其下的那份直率、坦然的悲伤。哀痛不会一直存在。

“现在的你已经历练到许多了。当你想到自己失去了儿子的陪伴、失去了他的拥抱和笑容,想想还有哪些部分的他依然留在你身边、想想有哪些是永远不会失去的,然后好好享受。

“静静看着哀痛的能量出现,把它们标记出来:‘这是哀痛、这是恐惧’,如此就好。这是不是大脑想借由创造出某些故事来逃避愤怒或其他的痛苦呢?你明白我说的差异吗?”

“我明白,”卡洛琳说:“我现在的悲伤多于哀痛,不过一切还是很难。谢谢你。”

“卡洛琳,请记住,你的儿子现在很好,也感觉得到你的存在。他爱你,而且会一直爱你。他在做的是他需要去做的事,如此才能平衡他的生命和死亡、帮助其他人成长,并且为他自己的下一步做好准备。”
(待续)




同样是自杀,有的人非常坚决,直接扑死,死前不跟任何人商量,最多只留下一份遗书,这种是深思熟虑型自杀。如果人生不是陷入绝境,如果不是对未来彻底绝望,一个人是不愿意扑死的。在我看来,不管遇到怎样的绝境,都有重头再来的办法。

比如这个人欠了一百万元,债主或银行上门催款了,他没有钱还,也没有房子抵押欠款,他应该怎么办?

我给他支的招是:从支付宝借呗中借出10万元,然后找一个绝对能信任的人,让这个人去开一个股票账户,用这个人的股票账号来炒股。(为什么要借别人的账户?因为你欠下大笔钱财,法院会冻结你的银行账户,会冻结你的股票账户。)你到一个远离熟人的地方租很便宜的房子住,然后你边打工边刻苦研究股票,一定要研究到炉火纯青百分之百优秀的地步。炒股的方法和知识在网上都有,在网上讲解炒股方法技巧的人很多,你不能仅仅只搜索几家博主,而是至少要搜索到一千家博主,然后系统深入地研究学习。

为什么要搜寻这么多家博主,因为绝大多数博主讲解炒股方法技巧的时候,都会留一手的,都不会把自己的方法技巧毫无保留地讲出来的,但有极少极少的人,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方法非常详细地讲出来。

这样的人为什么那么无私?因为他已经在股市中赚到了很多很多的钱,在股市中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巨大成功,是建立在千千万万散户亏得血本无归的基础上的,他为了对得起自己挣到的钱,他需要回馈社会,让有缘人看到他分享的东西而能够实现财富自由,然后他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他所赚到的钱。

在你的炒股方法技巧达到很优秀的程度,你就开始买股票了,刚开始买股票的时候,你一定要选择那些业绩非常优良的,而且确定无疑已经筑底的,你买下来,耐心地等待,等待一段时间之后,股票就开始涨起来了,等到股票达到最高点,没有办法再涨的时候,你就把股票全部卖掉,然后再选择另一只股票,依照同样的方法操作,花上一两年甚至三四年时间,你就可以把欠下的百万债务还清了。当你还清债务的时候,你就可以重新回到你熟悉的圈子或环境中生活了。

你在欠下巨额外债的情况下,最好是让法院解决,法院最多是冻结你的财产,不会抓你去坐牢的,你没有财产,法院也拿你没办法。

真正有智慧的人,任何时候都能找到赚大钱的商机,任何时候,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如果你患上什么慢性病,没有钱医治,也不要绝望,你可以到一个有很多出家人的寺院附近居住,让那些出家人教你打坐禅修,或修炼什么功法。只要把你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很高的层次,通过坐禅让自己进入极度放松的状态(身心张力完全降到0的状态),同时给自己施加很多很好的正面暗示,你身体的疾病很容易就康复的。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